壓縮機冷凝器的制冷原理和電冰箱完全相同,工作可靠,制冷和冷卻熱交換的效果好,壓縮機冷凝器允許入口樣品溫度最好可達180℃。入口樣品露點90攝氏度,樣品流量達250L/h,輸出樣品溫度3-5℃,輸出樣品露點接近5℃。
壓縮機制冷原理,制冷劑蒸汽經壓縮機壓縮后在冷凝氣中液化并放出熱量,再進入干燥器脫除可能夾帶的水分;毛細管的作用是產生一定的節流壓差,保持入口前制冷劑的受壓液化狀態,并使其在出口釋放壓力而膨脹汽化;制冷劑在汽化器中充分汽化并大量吸熱,使與之熱交換的樣品冷卻降溫。
壓縮機冷凝器的除濕裝置,它是由一組放置在液體中的盤管組成的熱交換器。盤管材料有玻璃,kynar和Teflon等,液體可以是稅或某種防凍液,有時也采用空氣。這些液體由制冷系統冷卻,為了避免樣品氣中的水分在盤管中凍結,液體的溫度不允許低于1.67℃。水蒸氣冷凝液由液體收集器皿中,用蠕動泵定期或連續拍數。冷凝水通常采用自動方式排放。
增加一組冷卻盤管熱交換器,采用兩級除時刻進一步降低水分含量。有效的措施是將樣品泵置于兩級冷卻熱交換器之間,第一級處于泵前,為負壓,第二級處于泵后,為正壓,氣體在正壓下比在真空下更容易冷凝。這是因為氣體受壓時,水分子從液體表面逃逸蒸發更為困難,增壓會使氣體的水分含量降的更低,比在負壓或大氣壓下的冷卻除濕效果更好。
【本文標簽】 壓縮機制冷
【責任編輯】青島宏瑞德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