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CEMS比對監測之前,首先應該盡可能多的了解和掌握所要比對的污染源現場的基本情況、現場環境條件狀況以及CEMS的基礎信息,這樣有利于進行更充分的和更有針對性的準備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
1.污染源所在的地理位置,如所屬的是哪類區域,執行的相關排放標準等;
2.排污企業的類型:電力、水泥、化工、噴涂、鋼鐵等等行業;
3.排污企業的生產情況和近期生產計劃,正常、滿負荷、低負荷、停產、大修以及有無周期性變化;
4.污染物治理設施的情況,除塵器、脫硫脫硝設施的有無、類型、運行能力和狀況;
5.污染源正常生產工況下的排放情況,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排放濃度、排放量以及相關大概的排放參數(溫度、濕度、流速、靜壓等)。
6.排放口的基本情況,是否規范,煙囪或煙道的形狀、尺寸、面積、煙道的路徑、排放旁路等。由采樣煙道的形狀、尺寸可估算出應使用采樣槍的長短以及比對監測的工作時間和初步工作量。
7.參比方法比對監測環境條件,參比監測煙道直管段情況,參比測試孔情況(位置、數目、大小滿足要求),采樣平臺、爬梯以及護欄情況,平臺高度、面積、多層平臺設置;爬梯情況(一般平臺高度≥5米,應配有之字形梯/旋梯/升降梯);護欄高度是否≥1.2米等;
8.比對監測現場的安全性,有無穩定的供電電源,距離;操作環境周圍有無影響身體健康的氣體泄漏等。
1.CEMS的型號、品牌、生產廠家、基礎配置以及其安裝、調試和驗收等完成的時間等基本信息。
2.CEMS的采樣和分析測試原理,不同采樣和分析測試原理其監測顯示、記錄的污染物數據狀態和計算過程存在較大差異,確認CEMS對比的數據來源。
3.CEMS的日常工作狀態,正常運行、故障、維護維修;有無日常運營維護、校準、運營維護方式以及采取的現場數據質控措施和計劃情況等。